“出水量190m³/h,孔口水温44.5℃!” ——物测公司眉县清洁能源供暖系统建设二期项目J2号井成功出热水 |
作者:文\王家乐 徐秋艳 图\李科伟 浏览次数:1466 次 发布时间:2023-01-17 |
“出水量190m³/h,孔口水温44.5℃!”这是物测公司眉县县城清洁能源供暖系统建设二期项目中第一口井——J2号井传来的捷报,该井成功完成了斜井取芯难的巨大挑战并顺利出热水。 这是眉县清洁能源项目二期建设的一小步,也是物测公司布局新能源领域、实现多元产业推动发展的一大步。 时间拨回到2019年8月9日,陕煤地质集团与眉县政府签订了《清洁化供热特许经营协议》,投资建设以地热能为主,天然气、空气能为辅的多能互补供热系统。该项目是陕煤地质集团为眉县县城供暖而施工的省属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重点示范推广项目。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完成,眉县部分地区地热供暖已经实现。 2022年初,为了弥补眉县县城集中供暖2000m³/h的热水缺口,甲方决定开展二期项目建设,物测公司承担了综合地质分析及地热井地质服务工作任务。由于这是公司首次涉足地热井相关地质工作,为保证高质量完成好承担的地质任务,公司总工许德才亲自挂帅上阵,组织物探、地质、水文地质技术人员,以少量的电磁法工作对研究区以往勘探工作的不足进行补充勘探,并充分利用以往放射法(α法)、电磁法、二维地震及第一期地热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反复论证,最终厘清了研究区构造格局,这对分析研究区地热异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2年6月,公司顺利提交综合分析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综合前期大量地热资料,重点开展地热井地质设计工作。 面对设计中不断出现的难点和要点,技术人员一次次在作业现场实地考察、在计算机前认真解读,同时结合眉县地质情况,对研究区含水层富水强弱及补径排条件等不断深入研究,最终明确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虽然这个过程很艰辛,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在做对的事情。”二期工程技术总负责、公司电磁法研究所水工环工程师王家乐这样说道。在明确地热的两大重要地质条件即热和水的基础上,根据甲方对场地的要求,最终圈定了地热井靶区,并初步设计地热井3口。做完这些,王家乐感觉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 设计方案定下来了,施工也是重要的一环。 2022年8月,公司派具有丰富野外地质编录经验的地质工程师李科伟进驻现场,开展现场地质技术服务。J2是一口定向斜井,由于眉县县区域地层、构造复杂,详细地质资料相对较少,加之地热井井眼较正常生产井尺寸大,面临造斜困难、斜井段取芯困难、井漏、垮塌、卡钻等诸多施工风险。 面对这些技术难题,公司多次与陕煤地质集团专家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开展技术讨论会反复论证,针对区块地层特点和施工难点,提前协调钻探方技术人员研究制定技术措施,同时紧盯取芯位置及长度、止水位置及方法、套管规格及入井方案等关键技术环节,最终在保证成井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了地热斜井取芯的巨大难题,也成为关中地区首次实现地热斜井取芯的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J2共取芯4次,长度累计22.90m,取芯率达90%以上。2022年12月,J2井在完井后进行抽水试验与流量测井工作,终于实现了井口水温44.5℃,出水量190m³/h的优秀成果。J2井的成功,无疑是物测公司在地热能领域技术攻关的一次重大突破。 J2井的地质成果还对以往地质资料进行了验证和补充完善,计算出了眉县县城地热资源储量,为助力实现县城地热集中供暖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再次印证了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的物测公司,一步步在新能源领域的扩展延伸上谋篇布局、积累经验,真正将绿色勘查和高质量发展走落在行动上、落在实处的决心和信心。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上一篇]:物测公司召开2023年中层干部述职述廉会议 |
[下一篇]:“这才是春节该有的仪式感” --物测公司为职工发放春节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