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大地解码者——记物测公司第一届杰出青年李亮 |
作者:文/申佳蕊 浏览次数:6 次 发布时间:2025-05-09 |
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有这样一位地质追梦人——他穿梭于荒漠戈壁、矿井深处,用科技之眼透视大地,破解地层深处的奥秘。他就是物测公司第一届杰出青年、物探高级工程师李亮。 十年跋涉,用脚步丈量大地 1987年生于陕西的李亮,从小就对地质世界充满好奇。2015年从长安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毕业后,他毅然投身煤田物探一线,一干就是十年。 从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他的足迹遍布陕、晋、蒙、新等多个省区,地震地质条件含盖了简单区到复杂区,施工条件由城市到黄土塬、草原、山区、沙漠、戈壁滩等特殊环境,积累了丰富的地震勘探施工和资料解释经验,参与完成近40个勘探项目,其中20余个由他担任技术负责人,逐渐成长为物探领域的行家里手。 硕果累累,破解勘探生产难题 十年野外一线深耕间,李亮在煤田勘探项目中解决了诸多难题。在新疆大倾角煤田,他创新采用变偏移距叠加技术,成功攻克地层倾角超60度的勘探难题;在陕西眉县清洁能源供暖项目中,他利用反射地震勘探与微动联合探测技术精准锁定地下热储层,为城市绿色供暖提供了可靠依据;面对陕北红土层“天窗区”保水采煤的挑战,他结合地震数据与巷道实勘,提出“分区分级注浆”方案,既保障了煤矿安全开采,又守护了脆弱的水文生态。多次前往煤矿井下实地了解巷道揭示地质构造与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同时参与西固、胡家河和凉水井等煤矿井下槽波勘探,积累了大量的地震资料解释经验和了解了煤矿生产对物探的实际需求。 科技攻坚,以创新突破瓶颈 “物探技术必须跑在矿山需求前面。”这是李亮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实际行动上,李亮在新技术学习探究上一直孜孜以求,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先后参与了11个科研项目,撰写13篇论文。多项技术被鉴定为“国内领先”。主导研发的《深部热储介质绕射地震勘探技术》,突破传统反射波勘探的局限,提升地热储层识别精度,荣获2023年绿色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针对多煤层勘探难题,他开发的“小间距煤层高分辨处理系统”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并在新疆多个勘探区项目推广应用,勘探面积约50km2,并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 在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李亮申请并获得了微动数据拼接、地震勘探原始数据采集质量监控、地震勘探覆盖次数及滚动距离计算软件著作权3项,助力公司主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攀升。 从青涩学子到技术骨干,李亮始终保持着地质人特有的踏实与敏锐。“大地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我们只是翻开了其中几页。”李亮说。这位“大地解码者”的故事,仍在祖国山河间续写…… |
![]() ![]() |
[下一篇]:物测公司园子沟煤矿地表移动观测项目顺利完成首期观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