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单位要闻

单位要闻

与地震仪器对话的人——记物测公司第一届青年岗位能手单晨迪
作者:文/申佳蕊    浏览次数:164 次  发布时间:2025-05-30

陕北高原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着脸,仪器操作员单晨迪裹紧工装,蹲在冻得硬邦邦的土地上,认真地调试着地震仪器的检波器。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从22岁到36岁,寡于言而敏于行的单晨迪执着地选择跟这些仪器一直呆在一起,这一呆就是14年。

坚守一线,甘做能源勘探的"螺丝钉"

14年来,单晨迪的足迹遍布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多个省区,累计参与60余个地震勘探项目,勘探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从408UL到428XL地震仪,从Arise到Smartsolo节点仪,他熟练掌握了多种国际主流地震勘探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能手。

031748911502304407.png

2019年农历新年前夕,内蒙古巴音乌拉山项目急需增补设备。刚刚结束陕北勘探任务的单晨迪二话不说,主动请缨押运设备。寒冬腊月,他顶着刺骨寒风,全程监护精密仪器的运输安全,确保项目如期启动。随后,他又带领团队昼夜奋战,抢在疫情封控前完成野外数据采集任务,为下一步勘查工作顺利开展争取了宝贵时间。

创新破题,用智慧攻克技术难关

勘探工作常遇突发难题,单晨迪没有一味蛮干,而是努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创新思维找到解决方案。在陕北某项目施工期间,极寒天气导致冻土层厚达20公分,传统橡皮锤强行敲击检波器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还造成15%的设备损坏率,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031748911528366278.png

单晨迪仔细观察冻土变化规律,提出"错时施工法"——将作业调整至午后冻土稍软的时段进行。同时,他设计简易防护装置,减少检波器在敲击过程中的损伤。此外,他还组织维修小组利用夜间抢修受损设备,确保次日正常施工。这一系列举措使设备损耗率降低10%,项目效率大幅提升,得到公司高度认可。

言传身教,做团队的技术"领路人"

作为党员和技术骨干,单晨迪始终牢记"传帮带"的责任,积极带动团队共同进步。不爱说话的他,在新人进入团队期间却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手把手教授设备操作技巧,在操作重点和难点时更是反复强调,事无巨细。他说:"勘探是个团队活儿,一个人强不算强,大家都能干好才是真本事。"

14年来,单晨迪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不仅是技术的精湛,更是责任的坚守。他像一颗永不松动的螺丝钉,跟仪器中心其他小伙子一样,默默无闻地守护着地震仪器,牢牢扎根在能源勘探一线,他们质朴且坚韧,明亮且真挚,凡人即英雄,用专业和奉献为国家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后记:物测公司这样的小伙子有很多,他们干事创业的故事灿若繁星,可他们宁愿选择深藏功与名,甘做“扫地僧”。或许,闪光灯终究只是昙花一现,而乌金不语,却总能在料峭寒冬中温暖万家灯火。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物测公司纪委开展端午节前廉政教育学习
[下一篇]:物测公司航测院党支部组织开展“深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筑牢作风建设...